前幾天整理mail時找到這篇去年底的文章,當時讀完覺得不以為然,誰想老得好的大概都需要做這三種規劃吧~ 那為什麼我還是把它貼出來呢? 因為該文的確提及一個重點,那就是若單身至死,你該怎麼規劃未來?

我想起一個人的老後的作者上野千鶴子曾提及:

結婚也好,不結婚也罷,無論是誰,最後都是一個人。

如果這是人生故事的結局,那我想每一個人都一樣, 退休 醫療 應急 都是必要之要...

但是寫了一個人的老後的千鶴子關心的卻不是這個,而是:

從這一刻起,妳需要的不是年華將老的自怨自艾,而是積極面對生命風景的自在與期待

面對無論如何都是一個人的老後,期望的生命風景該是什麼?

規劃退休和醫療保險就能保證生活品質嗎?

生活品質的定義本身就是一個大哉問啊~

如果根據健康經濟學, 政府或醫療學術單位用來計算誰值得使用甚麼醫療的一種科學研究方式,生活品質指標有的是一般指標,也有的是根據疾病而設計,但約略都包含以下幾個項目:如生理,心理,獨立程度,社會互動,及環境等.  

如果這是對生活品質最完整客觀的定義,那退休及醫療規劃充其量只是滿足了對獨立程度的需要,那關於對生理,心理,環境及社會互動的需求呢? 怎麼滿足? 靠誰滿足?

       與兒孫同住,才能安享幸福晚年?
  都會或郊區,住哪裡最適合自己?
  結交好飯友,和性伴侶一樣重要?
  除了靠年金,要如何生財、理財?
  接受照護時,就該低聲下氣屈就?
  遺產和遺物,給家人不如捐出來?
  如何為自己,籌劃一場理想喪禮?

   image.jpg

書看完了,我多了許多想法,對自己的未來卻還是沒有答案...

 

Ref. 新聞簡報:

單身女理財3要點:退休 醫療應急

2009年12月27日蘋果日報
 
單身女性理財應以退休、醫療保健、應急基金等3原則做規劃。
【李亮萱╱台北報導】經歷過這次金融海嘯過後,更讓投資人體會理財規劃的重要性,業者建議單身女性在理財應注意理財目的、預期年限、投資特性、收入與投資比例,將投資標的分為3大類基金,包括退休基金、醫療保健! 基金、應急基金。
凱基投信行銷企劃部經理龔俊誠表示,退休基金的投資標的可從全球股票型基金或長期趨勢產業基金,慢慢投資標的轉變為為保守型的全球債券型基金等債券型基金,比重將隨著年齡而變動,目前股多於債,未來逐漸調整債多於股。存退休金是持續的行為,因此建議可以透過每月定期定額的方式為佳。

股市比重隨年齡調降
另外,現代女性自主性高,如果打算單身或當頂客族,退休生活無子嗣照顧,就需要增加更多的醫療規劃。醫療保健基金除準備目前的醫療需求資金,也同時準備退休後的醫療資金,因為真正密集需要醫療資金的時間,至少還有10~20年後。因此,投資人可選擇相對穩健且兼顧收益類型的基金,如黃金、收益型跟平衡型基金。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YesWeShoudCare0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