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養身防老 (12)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世界糖尿病日即將到臨, IDF網站公佈一個互動問答網站, 可以上去試試看喔!

 

YesWeShoudCare0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當我練習深長呼吸時,發現氣都卡在胃,下不去. 胃緊, 成了新問題... 因為壓力累積, 無法今日壓力今日消除, 日久累積, 身體終於發出了警告訊號. 胃緊, 只是開始...

當我的身體和腦袋都累得想放棄時, 胃卻竟像頑固的最後堡壘一樣不放棄. 它不放鬆, 全身還是不能放鬆啊... 我只好慢慢地探究, 好好問自己, 才想起明白潛意識裡還有好多記掛的事情, 這些隱藏的待完成事項成為心中的壓力, 貪心的好奇好勝也讓這清單越來越長, 胃要不緊也難, 而不舒服的胃更反過來讓情緒更無法放鬆, 變成一個惡性循環.  

YesWeShoudCare0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劉秀枝醫師一生奉獻失智症治療, 但是繼母親罹患失智症之後, 她自己也罹患了失智症. 她寫了一篇文章, 告訴大家她失智了, 坦承的分享, 令人敬重, 也引人深思. 讓我想起[被遺忘的時光]中, 老姊妹相聚, 其中一位說的豁達話語「人老了, 都會生病, 每個人的病都不同, 她得的就是這個病嘛.」是啊, 就是這個病嘛.

 

YesWeShoudCare0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白冰冰主持公視「健康搜查隊」驚覺白媽媽失智

Yes娛樂 (2011-09-11 16:23)

YesWeShoudCare0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我覺得這篇報導有梗~

 

YesWeShoudCare0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人要健康不要胖, 這不是口號, 是金的!!!

人一胖問題就多, 不只是行動不方便, 還有罹患高血壓, 高血脂, 糖尿病, 呼吸中止症的可能.  現在這篇文章告訴我們, 還有比瘦子高兩倍的可能罹患阿滋海默症... 

YesWeShoudCare0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如果 {倚老賣老} 指的是倚仗自己年紀大,就以此要脅要對方提供老年福利, 而你又衷心希望將來能耍這種伎倆的是你的話,我勸你最好放棄.

因為, ~

YesWeShoudCare0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很多人都說糖尿病是富貴病. 隨著經濟起飛, 糖尿病也即將成為亞洲成長速度最快的疾病之一. 麻煩的是, 糖尿病上身, 一輩子不離身... 糖尿病難控制的地方, 不僅止於血糖 (那是與人性戰鬥...) 糖尿病複雜之處更在併發症的控制與治療 (那是與自己身體的複雜系統反應戰鬥...)

看到以下報導時, 不禁讓我想到我的同事, 因為工作無法維持持續運動的習慣, 唯一能做的是控制飲食, 持續服藥... 他是一個很認真的病人, 努力穩定控制血糖, 但這病總是讓他擔心害怕, 這病於他, 就像是沒有終點的旅程...

YesWeShoudCare0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更新日期:2010/08/06 14:42 生活中心/台北報導 
台灣約有一百多萬名糖尿病患,其中超過80萬名年紀介於51至80歲,這些多半應在父親節當下享受含飴弄孫的長輩們,卻因忽略血壓及血脂警訊而成為高死亡風險的冠心症一族卻不自知。 

YesWeShoudCare0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更新日期:2010/08/11 15:23 

YesWeShoudCare0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編譯管淑平/綜合報導〕比利時研究人員九日發表的一份研究指出,藉由檢測腦脊髓液中與阿茲海默症有關的特定蛋白質,對有輕度記憶力問題的人是否將罹患阿茲海默症,準確率達百分之百,而且健康人士或許也可藉由這種檢測預測阿茲海默症。 
比利時根特大學學者迪梅耶利用美國阿茲海默症疾病神經學造影計畫(ADNI)的資料,分析三百多名七十多歲的人,其中一百一十四人腦功能正常,兩百人有輕微認知能力受損—即失智症前驅症狀,另外一百零二人為阿茲海默症患者。研究人員從這些人的腦脊髓液中檢測被視為阿茲海默症生物標記的乙型︱澱粉樣蛋白,和一種名為「Tau」的蛋白質。阿茲海默症患者中有九十%驗出這項生物標記,腦功能正常的一組為三十六%,在輕微認知能力受損組為七十二%。 

YesWeShoudCare0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人只活一次,在有生之年,選擇做有影響力的事,貢獻社會。」蔡立慧院士的這番話,讓我感動不已. 而她所投身的複雜領域及目前的成就為人類未來帶來的可能,更令人敬佩.

其實不久前在曼谷剛看到一篇報導,指出亞洲人口老化迅速,卻還沒有做好迎戰失智症的準備. 阿茲海默症至今無法治癒,一旦罹患,對病患對家人都是無盡的折磨. 看過"明日的記憶"的朋友應該都深有同感. 所以看到這篇報導時, 就像是看見一道新曙光. 對於一個罹患之後,只能毫無選擇的讓自己生命價值被硬生生的放棄的疾病,這道來自台灣的曙光,昭示十年之後可能的治療新希望.

YesWeShoudCare0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