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讀到一篇有關泰國選舉的文章, 提到泰國選票上有著"以上皆非"的選項可以讓民眾積極的表達反對意見. 我不知道泰國人是否感受到這個選項的特別性, 至少我認識的泰國人中, 並不特別關注這部分... (不過說實在的, 我並不訝異這個選項會出現在泰國, 泰國人一向都很有創意滴~)

珍視這個"以上皆非"選項的前提, 我想, 是完整而深入的公民教育. 投票前, 公民可以思索如何表達自己的意見, 然後藉由這個選項積極表達自己的反對意見.  

然而泰國目前最大的問題, 其實是貧富差距和社會保險體制的健全性. 為此, 誰能給予更好的照護, 誰就贏了. (而且多數會去投票的人, 心中都早已有希望支持的人選...)

其實泰國人是羨慕台灣人的, 因為我們有全民健保. 

因為全民健保, 台灣人民可以免於因疾病而造成經濟負擔的恐懼. 而在泰國, 貧苦大眾只能使用老藥, 雖然政府有心為提升貧苦人民的醫療照護, 實行的辦法卻是剝除公僕的醫療福利以嘉惠大眾. 平衡醫療照護權益是一個正確的方向, 但應不是最終的方向. 實際上醫療照護費用佔泰國GDP只有3.5~4%. 如何提供更多預算挹注於有品質的醫療照護, 將成為新政府的最大課題. 

新政府最近再度提出當年塔信政府執行的30泰銖政策, 因為新政府希望逐漸移往部分負擔的醫療照護方向. 更多的細節還有待新政府公佈. 對於醫療照護, 永遠是一個難解的議題...

 

 

Ref.

新頭殼newtalk 2011.07.29 公民記者賈伯楷/台北報導

泰國國會普選於2011年7月3日舉行,由於泰國過去大選舞弊、政治貪腐、政變頻繁,此次大選引發國際廣泛關注。總部位在泰國曼谷的國際NGO「亞洲自由選舉網路」(ANFREL)針對此次泰國選舉,發起大規模選舉觀察行動,邀請包含台灣公民監督國會聯盟代表在內的數十名國際選舉觀察員,赴泰國各省進行選舉觀察。受國際NGO「亞洲自由選舉網路」(ANFREL)之邀前往泰國進行選舉觀察的公民監督國會指出,泰國選票有「No-Vote」(以上皆非)的設計,非常值得台灣學習。

7月13日的「幸福報報—公民看國會」節目由和平草根行動聯盟秘書長洪耀南及公督盟辦公室主任劉敬文擔任與談來賓、公督盟常務理事陳建甫教授擔任主持人,除了分享此行泰國選舉觀察的見聞外,並就泰國的選舉制度、選前與選後的政治情勢,進行深入淺出的探討。

洪耀南指出,泰國選制特殊之處,在於選票上有一欄「以上皆非」(No Vote),若單一選區得票率未達20%,即使第一高票也無法當選,政黨票則必須達5%以上才能分配席次,若有25席選舉無效則必須重新選舉。進一步說,No-Vote制度為民選政客設下低標,讓民眾可透過「以上皆非」票表達積極的反對意見。

劉敬文表示,泰國「預先投票」制度,讓7/3大選當天無法投票或不在籍的選民於6/26預先投票,透過設置在國內外的投票所或郵遞等方式將選票寄至各選區後,於7月3日再統一開票。

劉敬文進一步表示,泰國採取強制投票制度,不投票的選民將喪失罷免當選人的權力;若候選人本身不投票,將喪失候選人資格。現場網友對此規定是否符合民主精神提出疑問?劉敬文回應,「強制」的對立是「自由」,並非「民主」,問題癥結在於,這樣的制度是否經由民主程序產生、是否具有民主正當性。

泰國沒有無黨籍的獨立候選人,並規定候選人必須出身當地,通常多由具勢力的地方派系出線,相當程度上限縮了一般人民參政的權利。劉敬文指出,台灣和泰國的選舉方式差異性不大,同樣有造勢大會和宣傳車。

不過,陳建甫教授觀察的大學城選區,有看到由大學主辦政見發表會,選民及學生直接對候選人發問的情形,可謂比台灣還要進步。至於賄選,與談人一致表示,在這次的選舉觀察過程中,並沒有親眼看到大家盛傳的賄選行為。

總結泰國選制值得台灣學習的地方,洪耀南認為是泰國禁止公職人員帶職參選,若要參選,必須先辭去職務。劉敬文則認為,泰國除了有「以上皆非」選項值得台灣學習外,泰國每席國會議員所分配的人口約15萬,比台灣少,也與多數西方民主國家國會議員的代表人數相符,台灣應該降低每席立委代表的人口數、增加立委席次。

[完整的影音請至 http://newtalk.tw/news_read.php?oid=16466]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YesWeShoudCare0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